助前言:本身對歷史有高度正相關興趣,上班時偶爾會翻翻維基百科或是其他歷史相關網頁。以下是最近看的一篇評論,因非本人所出,故...看看就好XD

©烽火三國論壇 -- 烽火三國論壇─中國人智慧象徵的時代

這篇文章最後由滅天獄龍在 2007/08/21 02:14am 第 2 次編輯]


劉備在稱帝後,以為關羽報仇為名,發起了討伐東吳的夷陵戰役。但是最後卻被東吳大將陸遜擊敗。那麼,劉備集中了當時蜀國的主力部隊,進行此次戰役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呢?

我們知道,在發起一次重大戰役的時候,必定會有一個明確戰役目標。也就是戰役預期要達到的政治、軍事、經濟或其它基本目標。目前,對劉備本次戰役的目標有兩種觀點:

1、為關羽報仇,狠狠教訓一下孫權,奪回荊州。 
2、為關羽報仇,消滅東吳政權。

這兩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,但是仔細分析一下當時的形勢和實際的情況,就會發現,劉備發動本次戰役是另有企圖的。

  一、當時的形勢
  在219年孫權偷襲荊州,殺死關羽後,緊接著曹操又擊敗劉封軍,攻佔了上庸等地。劉備不僅地盤大大減少,只剩下益州一地,而且損失了大量精銳部隊,至少在荊州損失了4萬多人,在上庸損失了1萬人。對於相對弱小的劉備集團來說,一下子損失5萬多兵馬,實力遭到的損傷是可想而知的。

  在221年劉備準備發動伐吳戰役時,其總兵力我在《吳蜀夷陵之戰兵力分析》一文中,已經有比較詳細的分析,這裡不再多講,大約是11萬左右。除去防禦漢中必須的3萬人和成都、內地的留守1萬人外,能用於進攻東吳的只有7萬人。由於道路遙遠,沿途的留守部隊還需要分兵,實際能用於同東吳作戰的前線部隊僅有5萬多人。

  東吳方面,當時總兵力應在15萬左右——陸遜所督的兵團有5萬人,原巫山、秭歸一線,駐守部隊5千人,荊州留守部隊(諸葛謹部)至少1萬人,東線防備曹軍的部隊不會少於5萬人(因為在當年10月防禦曹軍大舉進攻時,東線的兩路大軍兵力是很強大的),另外在南方等地的鎮守和平叛部隊也有1~2萬人,加上孫權手中的戰略預備隊2萬左右。

  而吳蜀雙方的共同敵人曹魏軍,其兵力更加強大,而且處於非常有利的戰略地位。魏國不僅可以利用蜀國東進的時機,在北面同時進攻東吳,使其兩線作戰,又可以趁劉備主力遠在荊州作戰的機會,集中主力進攻漢中,使蜀國兩面受敵。而不管魏國進攻哪一方,都將使其的處境非常的危險。

  當然,由於是蜀國主動進攻東吳,在魏國可能攻擊時必定會撤軍而回。這樣魏國就無法達到使吳蜀雙方兩敗俱傷的目的了,所以魏國最大的可能是趁機進攻東吳。東吳為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,馬上採取了外交欺騙行動,向魏國稱臣投降。魏帝曹丕被孫權的花言巧語所矇騙,拒絕了屬下的趁機進攻東吳的建議。東吳得以集中兵力迎擊劉備,避免了兩線作戰。

  二、劉備的真實戰役企圖

  根據上面的分析,我們可以明白:以劉備的5~6萬(頂多7萬)部隊要想擊敗東吳的兵力相當的防禦兵團是非常困難的,何況還有其他的問題:

1、劉備軍的水軍比較弱小,在其發動進攻之前,沒有大規模修造戰船和訓練水軍的記載,從後來戰役中劉備沒有水陸並進的情況,也可以知道,劉備也知道自己的水軍不是吳軍的對手。以這樣的水軍實力,要想在長江沿岸的荊州地區贏得戰役的勝利,基本是不可能的,曹操在赤壁已經做出了很好的證明。
  
2、以劉備當時的總兵力,即使擊敗陸遜,佔領荊州,也無法加以保守。防禦荊州地區至少需要4~5萬人的部隊(需要防備魏、吳兩方的進攻),這樣劉備手中只有2萬人左右的機動兵力,一旦魏國進攻漢中,形勢不可想像。
  
3、如果真的佔據荊州,必將直接威脅到東吳的生存利益,與其的衝突將進一步擴大,恐怕將形成東吳和魏國聯合進攻蜀國的最不利情況。

  4、以上三條說明,劉備連佔據荊州都是非常困難的,更不要說消滅東吳了。

5、或許劉備會有更多的部隊,但是在221年蜀國只有20萬戶和90萬人民,是很難再供養更多的軍隊了。
 
  這樣很普通的道理,以劉備的戰略頭腦應當是完全明白的。可是劉備為什麼還要不顧眾多屬下的反對意見,堅持發動對東吳的進攻呢?

   首先,可以排除劉備意氣用事,不顧大局的情況。由於關羽敗亡是在219年12月,劉備直到221年6月稱帝后才決定出兵,說明他是有預謀的:
  
關羽剛敗亡時,劉備的主力也剛結束與曹操的漢中爭奪戰不久,其兵力不僅消耗很大,而且非常疲勞,根本無法勞師遠征;緊接著又失去了上庸,使其地盤更加減小;而兩三
戰下來損失兵力達5萬以上,加上漢中戰役的損失,總共有6~7萬之多,劉備迫切需要休養生息,恢復部隊的實力。所以劉備沒有立即發動復仇之戰。
  
其次,劉備不會不清楚誰是主要的敵人(還有諸葛亮等人的參謀),最大的威脅當然來自魏國,東吳在襲占荊州後已經取得了保衛江東根據地的有利態勢,是不會再進攻蜀國了。所以,劉備堅持要伐吳的原因,魏國的太尉劉曄分析的非常清楚:「蜀雖狹弱,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,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。且關羽與備,義為君臣,恩猶父子;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,於始終之分不足。」《三國誌劉曄傳》

這兩點才是劉備伐吳的主要原因。知道了原因,分析其企圖就比較容易了。

  我以為,劉備的戰役企圖非常明確,為了以上的原因,必須進行伐吳戰役,目標:通過施加強大的軍事壓力,迫使東吳低頭認錯,賠償損失,但是盡量不進行大的決戰,以免雙方損失過大。)

  實際上,迫使東吳低頭認錯的目標已經達到,孫權馬上派使者前來認錯求和,並讓諸葛瑾寫信勸告劉備(通過諸葛亮加強勸說)。估計是最關鍵的賠償損失的條件,雙方沒有談攏。最後造成了雙方均騎虎難下,只好繼續戰鬥下去。

  為什麼這樣說呢?首先說明,這一點由於沒有史書的記載,只是我的分析和判斷。

1、在當時的形勢下,談判解決是最好的結果。是兩方都可以接受的。
2、劉備出動大軍並攻佔巫山、秭歸一線和孫權派陸遜前往迎戰,也都是為了增加己方在談判桌上的籌碼(當然也有在必要時贏得軍事勝利的考慮)。
3、我們從雙方在戰役中的一些行動也可以推測出來:先看一下戰役前期的時間表:  

221年6月劉備決定伐吳,前軍開始向奉節集結,劉備的中軍自成都出發;

221年7月劉備前軍擊敗吳巫山等地守軍,佔領巫山、秭歸一線;孫權命陸遜為督,率大軍西進迎敵;

222年1月,陸遜部將宋建反擊蜀軍於秭歸一帶;劉備返回秭歸前線;

222年2月,蜀軍開始向東推進到夷陵一線,夷陵戰役全面展開。


  從這個時間表中,我們可以發現,雙方從221年8月到12月,長達5個月的時間裡,沒有任何的軍事行動。他們在幹什麼呢?難道將數萬大軍丟在巫山、秭歸一帶的荒山野嶺中5個月無所事事,合乎軍事規律嗎?就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嗎?
 
從成都到秭歸一帶,大約有1500里,劉備的中軍開到前線用不了2個月的時間,加上其部隊還可以利用長江和其支流進行水運,相信最晚在8月也可以全部集中到前線了。

陸遜的部隊,其主力大部分是原就在荊州地區駐守的部隊,乘船到達前線也至多用1個月。那麼大軍都到達前線,又不交戰,在幹什麼呢?——分析在等待談判的結果。
 
  劉備甚至還離開了前線——主將的離開,至少說明這個時期兩軍沒有處於交戰狀態,劉備從前線返回後方。(《三國誌先主傳》記載:「二年春正月,先主軍還秭歸」)

  估計談判在222年1月破裂,陸遜先得到消息,馬上趁蜀軍沒有防備,發動了一次反擊,攻破了蜀軍5個營,並殺死了帶兵的將領。

  緊接著,劉備在後方得到了談判破裂和吳軍反擊的消息,立即返回了秭歸前線。隨後才是大家所瞭解的夷陵戰役的主要作戰過程。

4、史書沒有記載雙方有談判。但是有一個記載,戰後雙方和解後,孫權寫信給諸葛亮,讚揚蜀國的使者鄧芝,同時提到對以前的使者丁宏(此字找不到,暫時代用)很不滿意。那麼這兩個讓孫權很不滿的使者是否就是夷陵戰役時的談判使者呢?不能確定。但是很有可能。因為當時蜀國大兵壓境,是孫權主動求和,蜀國的使者自然比較盛氣凌人,可能還帶來了很苛刻的索賠條件,給孫權留下極不好的印象。(見《三國誌鄧芝傳》——權與亮書曰:丁宏掞張,陰化不盡,和合二國,唯有鄧芝。)

5、實際上雙方的交戰,不管誰取得勝利,最大的獲利方是魏國。最後的現實是,蜀國戰敗,損失了大量的精銳部隊和多年培養的大將;而孫權也卑躬屈膝投降魏國丟盡了面子。如果劉備開出的條件比較合理,相信孫權是很有可能接受的。

  三、最後的結論

  根據上述分析,劉備發動伐吳作戰的戰役企圖是:通過對東吳施加強大的軍事壓力,爭取談判解決因孫權偷襲荊州殺死關羽而結下的仇怨,使孫權賠禮認錯,賠償蜀國的損失。當然在必要時發動進攻迫使孫權就範也是企圖之一,但最終目標是談判而不是決戰。

  雙方在221年8月到12月之間,派使者談判了和解的條件。根據時間的跨度來看,至少進行了兩輪以上的談判。在此期間,雙方駐紮於秭歸前線的十多萬大軍處於停戰狀態,等待著談判的結果。

  最後,談判破裂,蜀國的使者返回,劉備即不能收兵不戰,只好繼續發動進攻,希望在戰場上取得一定的勝利,來迫使孫權接受己方的條件。

  如果孫劉進行秘密談判是真實的,那麼曹丕的不進攻孫權的策略有可能反而是正確的。因為一旦魏軍南下進攻孫權,可能會迫使孫權接受劉備的條件,而與其講和。那麼曹丕可就什麼也撈不著了。
  
雙方是否真的進行了秘密談判以及劉備提出了什麼苛刻條件,還需要今後的考古新
發現來加以證明和補充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st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